近年來,浙江省長興縣紡織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,產業規模水平不斷提高,形成了總量增長、效率提高、品牌推出的積極發展趨勢。目前,當地出口企業260多家,年出口額76.97億元,同比增長17.8%,占全縣出口比例的56.6%。出口市場遍布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,新興市場出口增速較高,同比增長18.9%,占行業出口的67.5%。
長興縣繼續推進紡織產業結構優化升級,優化合理的空間布局,重點轉變生產模式,擴大產業鏈,建設企業梯隊和科技創新,積極建設紡織產業發展集群。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商務局外經貿科科長馬宣輝表示,近年來,長興縣先后發布了《長興縣紡織產業發展指導意見》、《長興縣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(2011~2015)》、《長興紡織城市場培育發展三年(2015~2017)實施方案》等產業規劃指導文件,明確了以化纖為核心的紡織產業集聚發展思路。以纖維差異化、面料功能化、印染綠色化、服裝家紡品牌化、技術裝備信息化為主要發展方向,積極采用紡織、紡織、印染新技術、新技術,加快形成中高端產業鏈粘合襯布,長興宣輝介紹全面完善噴水織機織造企業規范,完成2700多家噴水織機企業(戶)內部規范,截污納管,改造,新建污水處理廠(站)24座,新建管網140多公里,全縣8.4萬臺噴水織機全部實現污水納管。高標準實施印染行業轉型升級,逐企制定一企一策,落實各企業污染治理、設備升級、內部管理等措施,淘汰落后設備404臺/套,引進德國特恩氣流染色機、門富士拉伸定型機等先進設備678臺/套,全縣染色設備浴比從1:8降至1:5,部分設備達到1:3。完成84家非織造布(襯布)企業的標準驗收。全縣非織造布(襯布)企業共實施技術改造項目52個,淘汰落后設備110套,完成技術改造投資6.2億元,引進先進水刺、熱風等設備300多套/套。長興縣制定并發布了《紡織業投資促進指南》,重點建設鏈延伸鏈,提高長興紡織業的競爭力,先后引進了桐昆、益南、李佳、紫朗等一系列大好高項目。桐昆差異化纖維、益南化纖、李佳尼龍等項目的實施和投產,大大提高了長興化纖原料的本地化水平,徹底改變了以往半成以上從國外購買化纖原料的局面。馬宣輝表示,紫朗襯布、王金非織造布、惠龍醫療技術等項目的引進,有效提高了長興縣非織造布行業的產品水平,填補了中高端襯布、醫療行業紡織品等領域的空白。
長興縣以五十強企業培育、小升規、科技型小微企業培育為抓手,不斷推進企業梯隊建設。建立領導聯系龍頭企業制度,跟蹤企業發展,幫助解決龍頭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。引導企業制定轉型升級一企一策,引導龍頭企業帶頭大型項目,加快結構調整,促進轉型,提升企業綜合實力。鼓勵龍頭企業通過股改上市、兼并重組等方式走集團化發展之路。引導中小企業集體發展,深化紡織中小企業與印染、家紡大企業的經濟技術合作,建立穩定的供應、生產、銷售合作關系,實現區域企業的深度合作。
長興堅持能展、應展、全力推進’,有針對性的分類指導,幫助企業多參展、搶訂單。通過多年不斷搭建廣交會和華交會參觀展覽平臺,紡織企業將從不愿參展變為國際展覽的‘最佳業主’。馬宣輝說。浙江長興暢瑞襯布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非織造布(無紡布、紡織襯布、無紡布襯布、粘合襯布)、粘合襯產品的生產企業。公司年生產能力超過2000萬米的無紡布、彈力襯、精編襯、襯衫襯、服裝襯、紡彈力襯、襯布廠家粘合襯(包括配色襯)產品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uapages.com/news/396.html
版權聲明:如無特別聲明,本文即為原創文